|
[1] 吴伯能,朱家芹,杨燕生. Nd(Ⅲ)和Er(Ⅲ)与氨基酸配合物的合成和表征[J].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1,(03)
.
[2] 杜俊,张俊豪,方宾. 氨基酸配合物的性质及应用[J]. 化学进展, 2003,(04)
.
[3] 周爱群,陈梦,李志华. 稀土-氨基酸配合物的研究进展[J]. 广州化工, 2008,(01)
.
[4] 袁瑾,于永良,张玉冰,孙桂春,钟惠民. Cu~(2+)-ASP配合物的合成及分析[J].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2002,(04)
.
[5] 周立人. 稀土氨基酸配合物的合成和结构研究进展[J]. 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2001,(05)
.
[6] 舒火明,刘兰青,周梅燕. 稀土氨基酸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应用[J].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02)
.
[7] 张漫波,苏凡,马录芳. 稀土氨基酸配合物的研究情况分析[J]. 稀有金属, 2002,(02)
.
[8] 李建平,刘锐杰,侯瑛,刘萍. 水杨醛氨基酸席夫碱类α-氨基膦酸酯的合成及生物活性[J]. 应用化学, 2008,(10)
.
[9] 袁瑾,钟惠民,范良民. 镉离子氨基酸配合物对减轻环境污染机理研究[J]. 云南环境科学, 1998,(03)
.
[10] 李聪,钟惠明,袁瑾. 钴盐—氨基酸配合物的研制[J]. 云南化工, 1993,(0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