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钟林,蔡端,余波,张延龄,岳军,陈琦. 转染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基因对损伤血管平滑肌细胞核因子-κB和蛋白激酶C的影响[J]. 中华创伤杂志, 2003,(05) .
[2] 王蕾艳,宋尚明,唐元升. 基因转染防治球囊扩张术后冠状动脉再狭窄的研究进展[J]. 山东医药, 2011,(07) .
[3] 苏海霞,盛净. 大鼠和兔颈动脉再狭窄模型比较[J].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05,(03) .
[4] 李永秋,徐明,姚绍鑫,张志勇. 实验性家兔颈动脉球囊扩张动脉狭窄动物模型的建立[J].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03,(03) .
[5] 张英洁,李士雪,李永秋. 实行医药分开核算分别管理的障碍与对策研究[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7,(04) .
[6] 郑江华,刘玉娟,时德. 血管再狭窄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J].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04,(04) .
[7] 张冬森,张凤茹,李永秋. 脑膜癌病18例临床分析[J].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7,(10) .
[8] 漆君,刘建仁,晁明,丁美萍,黄鉴政,武建军,张广强,孙继红,宋水江,张宝荣,陈伟,李慎茂. 高危颈动脉狭窄的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术治疗[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04) .
[9] 韩雅玲,王效增,康建,刘海伟,李少华. 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血管平滑肌细胞E1A激活基因阻遏子的表达变化[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4,(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