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毕雪峰,刘永贤. 金属切削中刀具月牙洼磨损模型的研究[J]. 中国机械工程, 2012,(02)
.
[2] 刘丽娟,吕明,武文革,祝锡晶. 高速铣削钛合金Ti-6Al-4V切屑形态试验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15,(03)
.
[3] 罗永顺,覃孟扬,李玉忠. 不锈钢切削残余应力实验研究[J]. 现代制造工程, 2014,(03)
.
[4] 肖露,文东辉. 硬态切削已加工表面完整性分析[J].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5)
.
[5] 李振,张相琴,张雪萍,LIU C Richard. 轴承钢硬切削表面残余应力对滚动接触界面疲劳寿命的影响[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11,(01)
.
[6] 文东辉,郑力,刘献礼,严复钢. 精密硬态切削过程金属软化效应与表面塑性侧流的研究[J].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2003,(04)
.
[7] 吴继华,王文奎. 微切削已加工表面残余应力预测[J]. 工具技术, 2011,(12)
.
[8] E.G.Thomsen
,張端云. 硬质合金刀具后面摩擦的研究揭示了毗邻层塑性流动现象[J]. 国外精密工具, 1964,(07)
.
[9] 杜旭东. 数控精加工刀具寿命计算模型的研究及应用[J]. 中州煤炭, 2016,(07)
.
[10] 童晨,何宁,李亮,杨吟飞. 刀具磨损三维形貌的测量及评价方法[J].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08,(0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