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卓思楚,郑湖南,齐凌峰,包可翔. 国内烤烟烟叶醇化机理及技术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12,(10) .
[2] 朱大恒,陈锐,陈再根,周御风,韩锦峰,金保锋,宋润斌,于建. 烤烟自然醇化与人工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变化及其与酶活性关系的研究[J]. 中国烟草学报, 2001,(02) .
[3] 李天丽,周亚维,汤朝起,瞿永生,李朋富. 烟叶醇化过程中烟碱降解菌的分离鉴定与特性分析[J]. 烟草科技, 2012,(12) .
[4] 杨金奎,段焰青,陈春梅,李庆华,黄静文,张克勤. 醇化烟叶表面可培养微生物的鉴定和系统发育分析[J]. 烟草科技, 2008,(11) .
[5] 单宏英,陈德鑫,李晶,陈太春,胡怀喜,郭志刚,安德荣. 一株源于醇化烟叶表面高效降解TSNA菌株AS97的分离筛选、鉴定及应用[J]. 微生物学报, 2011,(10) .
[6] 潘武宁. 广西烟叶醇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 天津农业科学, 2013,(04) .
[7] 谢和,韩忠礼,赵维娜. 微生物发酵对烤烟内在品质的影响[J].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1999,(04) .
[8] 汪长国,李宁,寇明钰,冯广林,杨文敏,吴艳,刘林,戴亚,张燕. 复烤烟叶异地醇化过程中生物活性的变化[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3,(02) .
[9] 史琤,赵劲平,苏罗毅. 烟叶醇化过程中霉变原因探究[J]. 昆明学院学报, 2015,(03) .
[10] 刘磊,王涛,史绍新,周继月,赵庆华,资文华. 复烤片烟自然醇化过程中品质变化研究进展[J]. 河南农业科学, 2015,(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