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Application of the catastrophe progression method in predicting coal and gas outburst[J].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9,(04)
.
[2] 王亮,程远平,聂政,王海锋,杨云,刘杰. 巨厚火成岩对煤层瓦斯赋存及突出灾害的影响[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11,(01)
.
[3] 孟召平,彭苏萍,傅继彤. 含煤岩系岩石力学性质控制因素探讨[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2,(01)
.
[4] 肖江,任奋华,王金安,高喜才. 高位巨厚岩浆岩断裂失稳机理研究[J].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2008,(01)
.
[5] 刘汉银. 瓦斯突出隧道揭煤施工技术[J]. 铁道建筑技术, 2010,(12)
.
[6] 常兴旺,王光能,刘云鹏. 老石山隧道瓦斯特征及分区预测研究[J]. 铁道工程学报, 2013,(04)
.
[7] 张玉法,臧凯,邹显鱼,袁森林. 浅析隧道和地下工程瓦斯地质评价[J]. 四川地质学报, 2012,(03)
.
[8] 韩军,张宏伟,宋卫华,李胜,兰天伟. 构造凹地煤与瓦斯突出发生机制及其危险性评估[J]. 煤炭学报, 2011,(S1)
.
[9] 文畅平. 隧道瓦斯突出危险性评价的属性识别模型与实例[J]. 煤炭学报, 2011,(08)
.
[10] 刘红卫,樊少武. 华北石炭二叠纪煤系地层火成岩侵入及形成机制[J]. 煤炭科学技术, 2008,(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