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东岩,王友联,宋柏林,刘永宏. 诃子及其制剂中有效成分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J]. 中国药师, 2011,(10) .
[2] 李兵,黄贵庆,卢汝梅,韦建华,钟振国. 余甘子化学成分研究[J]. 中药材, 2015,(02) .
[3] 郭春燕,高婷,赵二劳. 五种中草药对亚硝化反应的抑制作用[J]. 中药材, 2008,(10) .
[4] 夏泉,肖培根,王立为,孔杰. 传统药物余甘子的民族药学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 1997,(09) .
[5] 刘云海,杜光. 超微粉碎对中药活性成分提取率的影响[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0,(01) .
[6] 轩辕欢,魏敏,田红林,成杰. HPLC法测定余甘子不同提取部位中没食子酸的含量[J]. 中国药房, 2015,(33) .
[7] 邓红,贾洪锋,周世忠,周凌洁. 果蔬对亚硝酸盐清除作用的研究进展[J]. 中国调味品, 2015,(01) .
[8] 于建玉,于建娟,丁厚伟. 中药大黄及其有效成分的荧光光谱分析[J]. 中国处方药, 2014,(11) .
[9] 赵昱波,陈俊,许浚,张铁军. 红芪的化学成分及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J]. 中草药, 2015,(22) .
[10] 刘延泽,李海霞,许利嘉,李精云,郭会军,彭勇,肖培根. 药食兼用余甘子的现代研究概述及应用前景分析[J]. 中草药, 2013,(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