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潘俊锋,蓝航,毛德兵,夏永学. 冲击地压危险源层次化辨识理论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1,(S1)
.
[2] 邹成杰. 地下工程中岩爆灾害发生规律与岩爆预测问题的研究[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1992,(04)
.
[3] 李艳强,秦跃平,刘宏波,罗维. 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的安全生产状况评价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0,(12)
.
[4] 于洋,冯夏庭,陈炳瑞,肖亚勋,丰光亮,李清鹏. 深埋隧洞不同开挖方式下即时型岩爆微震信息特征及能量分形研究[J]. 岩土力学, 2013,(09)
.
[5] 赵周能,冯夏庭,陈炳瑞,丰光亮,陈天宇. 深埋隧洞微震活动区与岩爆的相关性研究[J]. 岩土力学, 2013,(02)
.
[6] 田昊,李术才,薛翊国,邱道宏,苏茂鑫,王凯. 基于钻进能量理论的隧道凝灰岩地层界面识别及围岩分级方法[J]. 岩土力学, 2012,(08)
.
[7] 唐海,万文,刘金海. 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的地下洞室岩体质量评价[J]. 岩土力学, 2011,(04)
.
[8] 张常光,张庆贺,赵均海. 非饱和土抗剪强度及土压力统一解[J]. 岩土力学, 2010,(06)
.
[9] 周凤玺,李世荣. 广义Drucker-Prager强度准则[J]. 岩土力学, 2008,(03)
.
[10] 张传庆,周辉,冯夏庭. 统一弹塑性本构模型在FLAC~(3D)中的计算格式[J]. 岩土力学, 2008,(0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