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郑霄雁,王镜泉,陈敏红. 2010—2013年福州市流行性感冒流行病学特征[J]. 职业与健康, 2015,(10)
.
[2] 张春涛,任曲. 中国流行性感冒流行病学及疾病负担浅析[J]. 中国病毒病杂志, 2013,(06)
.
[3] 谭玲. 感冒药的药理及合理选用[J]. 中国临床医生, 2009,(11)
.
[4] 陆权. 小儿流行性感冒的流行病学特点和治疗进展[J].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2003,(23)
.
[5] 张海英,张黎,李玉珍. 抗感冒药的临床评价及合理应用[J].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1,(04)
.
[6] 祝勇,梁腾霄. 感冒/时行感冒中医发病规律与中成药选择探讨[J].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2012,(01)
.
[7] 鞠锦斌,陈爱萍,储旭东,严国进,刘东林,周伟忠. 178例乙型流行性感冒临床流行病学研究[J]. 现代预防医学, 2008,(02)
.
[8]流行性感冒诊断与治疗指南(2011年版)[J]. 社区医学杂志, 2011,(05)
.
[9] 杨红. 流行性感冒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 甘肃科技纵横, 2003,(05)
.
[10] 张俊杰,李丽,李艳艳,杨恒丹,崔振铎,王晓明,魏海涛,杨秋锋. 一起非季节性流行性感冒暴发的流行病学分析[J]. 医药论坛杂志, 2012,(0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