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刘丹卓,赵新广,尤昭玲. 肝损伤的中医药研究进展与展望[J]. 中医药导报, 2007,(10)
.
[2] 张永康,原道昱. 原明忠老中医理化指标融入辨证论治的经验[J]. 中国中医急症, 2006,(08)
.
[3] 陈雪龙,齐艳萍. 四氯化碳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及肝脏组织学变化[J]. 中国兽医杂志, 2011,(01)
.
[4] 刘东生. 辨证论治慢性乙型肝炎100例疗效观察[J]. 陕西中医, 1986,(03)
.
[5] 张伟,谢旭善,于爽,孙晶,曹璐璐,杨一丁,李德爱,李胜刚. 五味保肝丸对急性肝损伤动物模型的作用[J]. 齐鲁医学杂志, 2011,(03)
.
[6] 杨铂,崔爱庆. 中医药防治肝损伤机制研究进展[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5,(03)
.
[7] 周兴华,王强,钟振东,钟森. 钟森教授谈药物性肝损伤的辨证论治[J]. 新中医, 2012,(12)
.
[8] 禄保平. 药物性肝损伤辨治探微[J]. 江苏中医药, 2008,(08)
.
[9] 刘丹卓,赵新广. 中医药防护肝损伤的机理分析[J].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6,(03)
.
[10] 狄岩,苏立稳. 中医药防治肝损伤研究进展[J]. 河北中医, 2000,(0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