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固定床反应器数学模型的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 1979,(02) .
[2] 吴建民,马宏方,应卫勇,房鼎业. 气体流动条件下钴基催化剂固定床的传热[J]. 过程工程学报, 2010,(05) .
[3]固定床反应器数学模型的研究(Ⅰ)——固定床有效导热系数的测定[J]. 化学工程, 1980,(01) .
[4] 刘玉兰,吴勇强,徐志刚,朱子彬. 固定床有效导热系数的研究[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 2004,(02) .
[5] 刘玉兰,吴勇强,朱中南,朱子彬. 固定床内错流传热——II.床层对壁给热系数的经验关联式[J]. 过程工程学报, 2005,(01) .
[6] 刘玉兰,徐志刚,吴勇强,朱子彬. 固定床内错流传热——I.床层的温度分布[J]. 过程工程学报, 2005,(01) .
[7] 石勇. 费托合成反应器的进展[J]. 化工技术与开发, 2008,(05) .
[8] 马文平,刘全生,赵玉龙,周敬来,李永旺. 费托合成反应机理的研究进展[J]. 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02) .
[9] 徐振刚,罗伟,王乃继,肖翠微. 费托合成催化剂载体的研究进展[J]. 煤炭转化, 2008,(03) .
[10] 张春洁,丁富新,袁乃驹. 固定床传热理论的进展及若干问题的讨论[J].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1988,(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