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苏现波,陈润,林晓英,宋岩. 吸附势理论在煤层气吸附/解吸中的应用[J]. 地质学报, 2008,(10) .
[2] 陈振宏,王一兵,宋岩,刘洪林. 不同煤阶煤层气吸附、解吸特征差异对比[J]. 天然气工业, 2008,(03) .
[3] 马东民,韦波,蔡忠勇. 煤层气解吸特征的实验研究[J]. 地质学报, 2008,(10) .
[4] 王乐平,张国华,王现强. 煤层气的储层特征及其对煤层气解吸的影响[J]. 煤炭技术, 2009,(01) .
[5] 范章群. 煤层气解吸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 中国煤层气, 2008,(04) .
[6] 刘永彬,马东民,谈泊. 煤层气吸附解吸实验过程对吸附量的影响分析[J]. , 2009,(11) .
[7] 马东民. 煤储层的吸附特征实验综合分析[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2003,(04) .
[8] 刘曰武,苏中良,方虹斌,张钧峰. 煤层气的解吸/吸附机理研究综述[J]. 油气井测试, 2010,(06) .
[9] 李小彦,司胜利. 我国煤储层煤层气解吸特征[J].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04,(03) .
[10] 唐巨鹏,潘一山,李成全,董子贤. 三维应力作用下煤层气吸附解吸特性实验[J]. 天然气工业, 2007,(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