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金光,杨恩月,金晴昊,洪淳赞. 桦褐孔菌多糖的抗肿瘤作用实验研究[J]. 延边大学医学学报, 2004,(04)
.
[2] 何坚,冯孝章. 桦褐孔菌化学成分的研究[J]. 中草药, 2001,(01)
.
[3] 刘迎秋,包海鹰. 桦褐孔菌Inonotusn obliquus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J]. 中国食用菌, 2008,(04)
.
[4] 季峰,郑维发,魏贤勇,宗志敏,陈丽丽,洪雯5. 桦褐孔菌石油醚提取物的抗肿瘤作用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 2007,(06)
.
[5] 张慧丽,杨松,寇巍,辛茹,李玉,刘宏生. 超声提取桦褐孔菌子实体多糖及多糖对癌细胞作用的研究[J]. 食用菌学报, 2007,(04)
.
[6] 曾小龙. 桦褐孔菌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J].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7,(03)
.
[7] 张慧丽,杨松,李玉,王彦敏,王力,刘宏生. 桦褐孔菌多糖的提取及对肝癌细胞SMMC7721的抗增殖的研究[J]. 中国食用菌, 2006,(02)
.
[8] 李建光,司俊娜,高愿军. 桦褐孔菌研究综述[J]. 安徽农业科学, 2008,(02)
.
[9] 钟秀宏,杨淑艳,孙东植. 桦褐孔菌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中国药房, 2007,(25)
.
[10] 赵芬琴,朴惠善. 桦褐孔菌的化学成分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 2006,(0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