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云锦凤,张众,于卓,解新民,包金刚. 蒙古冰草新品系的选育[J]. 中国草地, 2005,(06)
.
[2] 兰保祥,李立会,王辉. 蒙古冰草居群遗传多样性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 2005,(03)
.
[3] 解继红,云锦凤,杨斌,侯建华. 2,4-D和BAP对蒙古冰草幼胚愈伤组织诱导及生长的影响[J]. 中国草地学报, 2006,(02)
.
[4] 王月华,于卓,王四清,秦永梅,马艳红. 蒙古冰草×航道冰草杂种F_3代的育性及染色体构型分析[J]. 中国草地, 2003,(04)
.
[5] 赵彦,云锦凤,石凤敏,刘亚玲. 蒙古冰草Actin基因片段的克隆及序列分析[J]. 生物技术通报, 2009,(07)
.
[6] 解新明,云锦凤,卢小良,李秉滔. 蒙古冰草表型数量性状的变异与生境间的相关性[J]. 生态学杂志, 2003,(04)
.
[7] 贾明,赵和平,孙杰,温素英,郭振林,苏和. 撂荒地蒙古冰草旱作技术研究[J].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07,(03)
.
[8] 崔清涛,刘清泉,阚丽梅. 蒙古冰草(Agropyron mongolicum)生物量季节动态的研究[J]. 内蒙古林业科技, 1994,(03)
.
[9] 云锦凤,斯琴高娃. 蒙古冰草B染色体的研究[J]. 内蒙古农牧学院学报, 1996,(01)
.
[10] 解新明,卢小良,云锦凤. 蒙古冰草种质资源的遗传变异[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4,(S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