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杨恩昌,张玉军,王清路. 苦瓜有效成分及其功能的研究进展[J]. 河北农业科学, 2009,(01) .
[2] 王跃华,孙雁霞,吴洁,阎文昭,徐作英,张海强. 发根农杆菌Ri质粒T-DNA对杜仲的遗传转化研究[J]. 西南农业学报, 2008,(01) .
[3] 张广辉,梁月荣,陆建良. 发根农杆菌介导的茶树发根高频诱导与遗传转化[J]. 茶叶科学, 2006,(01) .
[4] 石雪萍,姚惠源. 苦瓜皂甙降糖机理研究[J]. 食品科学, 2008,(02) .
[5] 韩晓玲,步怀宇,郝建国,赵宇玮,贾敬芬. 农杆菌转化的小冠花发状根的诱导及其植株再生[J]. 生物工程学报, 2006,(01) .
[6] 周茂林,刘辉,杜全能. 苦瓜新组合(品种)比较试验[J]. 当代蔬菜, 2005,(03) .
[7] 孙妮,胡开林,张长远. RAPD技术鉴定苦瓜杂种一代的研究[J]. 广东农业科学, 2005,(01) .
[8] 仓梅芹,周健,成浩,黎星辉,王丽鸳. 几种农杆菌的耐酚性能比较与驯化研究[J]. 茶叶科学, 2008,(03) .
[9] 赵东,刘祖生,陆建良,钱利生,屠幼英,奚彪. 根癌农杆菌介导茶树转化研究[J]. 茶叶科学, 2001,(02) .
[10] 张来,罗正伟,张显强,孙敏. 发根农杆菌Ri质粒的特征及其应用[J]. 安徽农业科学, 201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