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韩秀丽. 寻找WTO法中的比例原则[J]. 现代法学, 2005,(04)
.
[2] 范剑虹. 欧盟与德国的比例原则——内涵、渊源、适用与在中国的借鉴[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05)
.
[3] 黄海华. 我国台湾地区的比例原则研究[J]. 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2,(01)
.
[4] 韩秀丽. 比例原则进入WTO法的必要性分析[J].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05,(08)
.
[5] 赵娟. 合理性原则与比例原则的比较研究——一个以判例为基础的思考[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02,(01)
.
[6] 席作立. 比例原则的起源、含义及其发展[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2,(04)
.
[7] 郑琦. 比例原则的个案分析[J]. 行政法学研究, 2004,(04)
.
[8] 黄学贤. 行政法中的比例原则研究[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01,(01)
.
[9] 王名扬,冯俊波. 论比例原则[J]. 时代法学, 2005,(04)
.
[10] 姜昕. 比例原则的理论基础探析——以宪政哲学与公法精神为视角[J]. 河北法学, 2008,(0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