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郑卓,李栒,官春云. 新疆野生油菜与甘蓝型油菜属间杂种分子鉴定[J]. 作物研究, 2005,(02)
.
[2] 王国槐,官春云,陈社员. 新疆野生油菜与野芥品质性状的比较研究[J]. 作物品种资源, 1999,(01)
.
[3] 陈书元,晁金泉,徐有明,王太霞,闫晓红,王力军,胡琼,魏文辉. 甘蓝型油菜-新疆野生油菜二体异附加系BAC文库的构建[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08,(02)
.
[4] 焦清亮,王兆木. 新疆野生油菜不育材料的发现与研究初报[J]. 新疆农业科学, 2001,(01)
.
[5] 朱明德,杨道兵,张海臣. 加拿大油菜籽产业发展与启示[J]. 粮油食品科技, 2007,(06)
.
[6] 姚行成,杜雪竹,李再云. 芸薹属栽培种与近缘种的远缘杂交及进展[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06,(06)
.
[7] 郑卓,李健,李栒,官春云. 新疆野生油菜与甘蓝型油菜属间杂交亲和性及杂种分子鉴定[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05)
.
[8] 张广伦,张卫明,李皞. 羊肚菌的研究与利用[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1999,(01)
.
[9] 高俊杰. 泰山羊肚菌生境调查及营养价值研究[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1997,(01)
.
[10] 刘作喜,王永吉,王章淮,王贞东,刘威. 羊肚菌栽培新技术与深层发酵技术[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1996,(0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