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马威. 我国转基因抗虫棉研究与应用[J]. 作物杂志, 2007,(03)
.
[2] 左开井,张献龙,聂以春,刘金兰,孙济中. 转基因抗虫棉Bt基因插入区碱基组成分析[J]. 遗传学报, 2002,(08)
.
[3] 张锐,王远,孟志刚,孙国清,郭三堆. 国产转基因抗虫棉研究回顾与展望[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7,(04)
.
[4]国产转基因抗虫棉技术集成创新与推广应用[J]. 农业科技通讯, 2007,(02)
.
[5] 陈旭升,狄佳春,许乃银,肖松华,刘剑光. 转基因抗虫棉育种及良种繁育技术研究进展[J]. 江西农业学报, 2007,(03)
.
[6] 李长福,吴振廷,沈基长,张玉翠,林华峰. 转Bt基因棉的检测和抗虫性鉴定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 2002,(03)
.
[7] 陈佳颖,赵剑,刘晓,李超,林冬枝,董彦君,叶胜海,张小明. 一个新水稻温敏感叶色突变体的遗传分析及其基因分子定位[J]. 植物学报, 2010,(04)
.
[8] 李虎申,张岳华,李莉,吴怀英. 转基因抗虫棉纯度的幼苗鉴定方法研究[J]. 中国种业, 2007,(05)
.
[9] 苗丽丽,王春连,郑崇珂,车晋英,高英,温义昌,李贵全,赵开军. 水稻抗白叶枯病新基因的初步定位[J]. 中国农业科学, 2010,(15)
.
[10] 姚方印,朱常香,李广贤,温孚江. Bt水稻的抗虫性鉴定及转基因的遗传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 2002,(0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