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黎裕,戴法超,景蕊莲,王天宇,杜金友,贾继增.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抗性的QTL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 2002,(10)
.
[2] 赵君,王国英,胡剑,张晓红,戴景瑞.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抗性的ADAA遗传模型的分析[J]. 作物学报, 2002,(01)
.
[3] 鄢洪海,高增贵,陈捷,夏淑春.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研究进展[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1999,(03)
.
[4] 吕国忠.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菌毒素的生物活性测定及对玉米叶片超微结构的影响[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1999,(03)
.
[5] 刘玉瑛,石洁,邵艳军.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接种技术研究[J]. 华北农学报, 1999,(S1)
.
[6] 刘运华,左淑珍,许崇香,王红霞.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的研究进展[J]. 作物杂志, 2004,(05)
.
[7] 王丽焕,宁红,沈翼,唐漫书,高荣,刘世贵. 酶联免疫技术检测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的研究[J]. 植物检疫, 2002,(06)
.
[8] 蔺瑞明,高增贵,崔明珠,纪明山,陈捷,朱茂山,宋书宏,张凯,韦利军.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苗期抗病性鉴定及遗传初步分析[J]. 植物保护, 1999,(05)
.
[9] 郑祖平,刘小红,黄玉碧,李钟,何川,谭振波. 玉米大斑病抗性基因的QTL定位[J]. 西南农业学报, 2007,(04)
.
[10] 梅丽艳,李志勇.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菌致病力分化测定[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S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