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姚池,姜清辉,位伟,周创兵. 复杂裂隙岩体水–力耦合模型及溶质运移模拟[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3,(08) .
[2] 张弛,仵彦卿,覃荣高. 渗透系数升尺度对非均质含水层溶质迁移影响研究[J].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14,(05) .
[3] 覃荣高,高建国,臧小豹,高星刚,孙凤娟. 基于GMS基岩矿区地下水三维实体模型的构建[J]. 地下水, 2009,(06) .
[4] 覃荣高,曹广祝,仵彦卿. 非均质含水层中渗流与溶质运移研究进展[J]. 地球科学进展, 2014,(01) .
[5] 白少元,王明玉. 零价纳米铁在水污染修复中的研究现状及讨论[J]. 净水技术, 2008,(01) .
[6] 崔亚丰,何江涛,王曼丽,赵阅坤,王菲. 岩溶地区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方法探究——以地苏地下河系流域为例[J]. 中国岩溶, 2016,(04) .
[7] 刘建国,许光照,马学礼. 基于FEFLOW的岩溶管道模型构建方法探讨[J]. 中国岩溶, 2015,(06) .
[8] 黄华诚,刘宏. 昆明市黑龙潭岩溶泉氢氧稳定同位素分析[J]. 中国岩溶, 2015,(05) .
[9] 于磊磊,漆继红,许模. 昆明吴家营岩溶水系统边界的水文地球化学分析[J]. 中国岩溶, 2015,(05) .
[10] 杨杨,唐建生,苏春田,潘晓东,赵良杰. 岩溶区多重介质水流模型研究进展[J]. 中国岩溶, 2014,(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