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赵丕文. 十种中药植物雌激素样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D].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8,(03) .
[2] 黎成春. 中医药治疗黄褐斑的文献评价和临床研究[D].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0,(09) .
[3] 孙晓辉. 葛根素治疗糖尿病的作用机制研究[D]. 华中科技大学, 2009,(05) .
[4] 于卓腾. 大豆黄酮对仔猪肠道微生物的影响和雌马酚产生菌的分离及其特性的研究[D]. 南京农业大学, 2009,(02) .
[5] 张玉华. 雌激素及其拮抗剂调节乳腺癌耐药蛋白机制的研究[D]. 山东大学, 2009,(01) .
[6] 唐敏. 多个心血管疾病易感基因SNPs与中国汉族人群血压和血脂的相关性探讨[D]. 重庆医科大学, 2008,(02) .
[7] 燕炯. Genistein药物后适应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山西医科大学, 2008,(09) .
[8] 刘红云. 植物雌激素大豆黄酮对鸡胚卵巢和成鸡卵泡发育调控机理的研究[D]. 浙江大学, 2007,(04) .
[9] 张蕾. 林下参种植光环境模型研究[D]. 吉林大学, 2007,(03) .
[10] 王晶华. 金雀异黄素合成工艺优化及抗肿瘤活性研究[D].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06,(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