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于天飞. 碳排放权交易的市场研究[D]. 南京林业大学, 2008,(02) .
[2] 钱杰. 大都市碳源碳汇研究——以上海市为例[D]. 华东师范大学, 2004,(04) .
[3] 马忠海. 中国几种主要能源温室气体排放系数的比较评价研究[D].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2003,(01) .
[4] 马秀枝. 开垦和放牧对内蒙古草原土壤碳库和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 2007,(03) .
[5] 刘兰翠. 我国二氧化碳减排问题的政策建模与实证研究[D].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7,(04) .
[6] 张丽峰. 中国能源供求预测模型及发展对策研究[D].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06,(08) .
[7] 王艳芬. 人类活动干扰下草原温室气体地-气交换特征及碳平衡研究[D].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2002,(01) .
[8] 于娟. 碳税循环政策在农村能源结构调整中的作用[D]. 复旦大学, 2008,(08) .
[9] 林云华. 国际气候合作与排放权交易制度研究[D]. 华中科技大学, 2008,(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