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罗建勋. 云杉天然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D].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05,(02) .
[2] 何承忠. 毛白杨遗传多样性及起源研究[D]. 北京林业大学, 2005,(04) .
[3] 毛永江. 中国牛亚科家畜六个群体遗传多样性与遗传分化及其统计方法的研究[D]. 扬州大学, 2008,(01) .
[4] 穆立蔷. 紫椴种群地理变异与环境相关性研究[D]. 东北林业大学, 2008,(01) .
[5] 陈国娟. 卧龙自然保护区不同海拔的中国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subsp.sinensis)天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2008,(01) .
[6] 金伟栋. 太湖流域粳稻杂种优势及品种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D]. 南京农业大学, 2007,(06) .
[7] 彭幼红. 青藏高原东缘青杨(Populus cathayana Rehd.)遗传多样性研究[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2007,(05) .
[8] 豪富华. 亚东鲑的生物学和遗传多样性研究[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2006,(10) .
[9] 徐进. 杉木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D]. 南京林业大学, 2007,(04) .
[10] 谷俊涛. 中国刺槐次生种源遗传结构及遗传多样性研究[D]. 河北农业大学, 2006,(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