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陈伟. 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胚胎发育的生理生化基础[D]. 福建农林大学, 2002,(01) .
[2] 李蕾. 无核荔枝胚败育相关蛋白质的分离鉴定及cDNA克隆[D].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 2007,(06) .
[3] 王飞. 葡萄无核品种及其杂种胚败育机理与胚挽救技术研究[D].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2,(02) .
[4] 张君诚. 受钙影响花生(Arachis hypogaea L.)胚胎败育的分子机理研究[D]. 福建农林大学, 2004,(04) .
[5] 包仁艳. 油松雌性不育系胚珠败育机制的初步研究[D]. 北京林业大学, 2007,(01) .
[6] 肖华山. 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花性分化的细胞学及生理生化基础[D]. 福建农林大学, 2002,(02) .
[7] 唐冬梅. 无核葡萄杂交胚挽救新种质创建与技术完善[D].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10) .
[8] 李兴国. 细胞分裂素调节拟南芥花发育的研究[D]. 山东农业大学, 2009,(03) .
[9] 田莉莉. 抗病无核葡萄胚挽救育种及种质创新[D].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06) .
[10] 赵永华. 西洋参种胚发育和休眠与种子内源激素关系的研究[D].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006,(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