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方浩. 异丙酚和氯胺酮对大鼠内侧膝状体腹侧神经元中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的影响及机制探讨[D]. 复旦大学, 2009,(05) .
[2] 许力. p38MAPK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作用的研究[D].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006,(11) .
[3] 刘海瑛. 牛磺酸拮抗庆大霉素耳毒性及对耳蜗单离外毛细胞、螺旋神经节细胞的钙调控及机制[D]. 第二军医大学, 2006,(09) .
[4] 王冰水. 次声对细胞作用的部分生物力学机制实验研究[D]. 第四军医大学, 2005,(06) .
[5] 刘朝晖. 次声对大鼠海马部分作用效应和相关机制实验研究[D]. 第四军医大学, 2004,(04) .
[6] 王懿. 豚鼠Ⅱ型前庭毛细胞M型胆碱能受体介导的胆碱能抑制机制的研究[D]. 华中科技大学, 2012,(12) .
[7] 于利. 卡那霉素致小鼠耳毒性的分子机制:耳蜗外毛细胞马达蛋白Prestin的参与作用[D]. 中国医科大学, 201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