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杨磊. 水中亚硝胺类消毒副产物生成规律及其前质去除方法研究[D].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1,(04) .
[2] 徐冰冰. UV/UV-O_3降解水中亚硝胺的效能与机理研究[D].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0,(02) .
[3] 刘悦芳. 原发性肝癌发生、发展相关基因的研究[D]. 南京医科大学, 2008,(12) .
[4] 李志军. 食品中生物胺及其产生菌株检测方法研究[D]. 中国海洋大学, 2009,(02) .
[5] 刘东兴. 维生素D_3类似物ED-71对肝癌预防作用的实验研究[D]. 山东大学, 2007,(03) .
[6] 林辉. 原发性肝癌来源于骨髓源性细胞的探索[D]. 浙江大学, 2007,(03) .
[7] 杨早. 番荔枝总提取物防治肝癌作用和机理研究[D].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07,(01) .
[8] 郭永军. 亚硝胺对人食管上皮癌基因的作用[D].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006,(11) .
[9] 黄明. 亚硝胺类物质诱导的正常人体细胞体外恶性转化[D].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006,(12) .
[10] 刘家国. Ⅰ.富硒麦芽预防大鼠肝癌及其伴癌综合征的神经内分泌免疫机制研究 Ⅱ.水牛静脉注射葡萄糖后血糖水平调节机制的研究[D]. 南京农业大学, 2006,(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