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赵新峰. 六味地黄丸的质量控制方法研究[D]. 沈阳药科大学, 2004,(03)
.
[2] 李瑞. 六味地黄丸拆方研究与命水理论探讨[D].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3,(02)
.
[3] 张春虎. 丹皮酚联合氟尿嘧啶抗人不同肝癌细胞系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中南大学, 2008,(12)
.
[4] 吴梦婕. 颞下颌关节滑膜细胞对应力的分子应答机制及丹皮中具有滑膜细胞保护作用的化合物筛选[D]. 浙江大学, 2008,(09)
.
[5] 武继彪. 丹皮酚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NMDA受体的影响[D]. 中国海洋大学, 2008,(04)
.
[6] 段礼新. 中药复方三子养亲汤及其味药莱菔子物质基础的研究[D]. 沈阳药科大学, 2007,(05)
.
[7] 王峰. 安息香和乳香化学成分及抗肿瘤活性研究[D]. 沈阳药科大学, 2007,(05)
.
[8] 张洁. 新型SFE-HPLC中药分析平台的构建及其方法学研究[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2007,(02)
.
[9] 周亮. 黄三七、山蒟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的研究[D].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006,(12)
.
[10] 章灵华. 丹皮酚抗炎免疫调节作用及其机制[D].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006,(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