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朱宇. PAR-2在皮肤瘙痒中的作用与分子机制研究[D]. 第二军医大学, 2010, (10)
.
[2] 杨凡. 复方苦蛇乳膏对慢性湿疹的临床和实验研究[D].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1, (02)
.
[3] 朱爱松. 《诸病源候论》有关“毒”的病因病机证候学理论研究[D].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0, (07)
.
[4] 罗文辉. 桑龙止痒丸止痒作用及对瘙痒介质影响的研究[D]. 湖南中医学院, 2005, (01)
.
[5] 王莹. 岭南医家诊治肺系咳嗽病证文献资料及学术经验整理研究[D].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5, (01)
.
[6] 池孟修. 梦的中医辨证研究[D].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 (09)
.
[7] 汉辉传. 加减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观察及生存质量的临床研究[D].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4, (05)
.
[8] 郭玉晶. 古代治咳方的组方用药研究[D].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4, (04)
.
[9] 王辛秋. 晁恩祥学术思想和治疗慢性咳嗽学术经验整理与研究[D].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3, (01)
.
[10] 钱旭武. 《医学心悟·内、妇科》相关方剂用药特点与配伍研究[D].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2, (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