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黄镜. 熊果酸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D].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006, (11)
.
[2] 李爱霞. 熊果酸对人舌癌Tca8113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机制的实验研究[D]. 郑州大学, 2012, (01)
.
[3] 闫天中. 前列腺癌雄激素非依赖的发生机理及熊果酸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D]. 第三军医大学, 2006, (01)
.
[4] 阎昭. 天然抗肿瘤药物熊果酸脂质体早期临床研究[D]. 天津大学, 2013, (05)
.
[5] 张杰. 熊果酸改善胰岛素抵抗及对肝脏PTP-1B、IRS-2表达的影响[D]. 第二军医大学, 2010, (10)
.
[6] 冯菊红. 齐墩果酸、18β-甘草次酸和熊果酸衍生物的合成及其细胞毒活性的初步探讨[D]. 浙江大学, 2006, (09)
.
[7] 迟克强. 熊果酸类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其抗炎、抗肿瘤作用研究[D]. 延边大学, 2018, (03)
.
[8] 彭爱铭. 中国水仙挥发性成分及影响因素分析[D].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1, (04)
.
[9] 张培影. 白花蛇舌草对宫颈癌细胞增殖、凋亡和Ki-67mRNA影响的实验研究[D].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5, (05)
.
[10] 宋雨鸿. 丹参多糖抗小鼠免疫性肝损伤及其免疫调节机制的研究[D]. 南方医科大学, 2010, (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