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陈旭升. 棉花黄萎病菌致萎毒素的生理生化特性研究[D]. 南京农业大学, 2005,(07)
.
[2] 毛岚. 棉花黄萎病菌的遗传多样性分析[D].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10)
.
[3] 薛磊. 棉花黄萎病生防链霉菌的抗病促生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01)
.
[4] 顾爱星. 棉花黄萎病抗病性分析和分子标记筛选[D]. 新疆农业大学, 2013,(11)
.
[5] 张桂寅. 棉花黄萎病抗性表现及其基因表达的研究[D]. 河北农业大学, 2006,(06)
.
[6] 朱荷琴. 我国棉花黄萎病菌的致病力分化及致病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分析[D].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01)
.
[7] 李俊华. 施用微生物有机肥调控棉花黄萎病土壤微生物区系及效应研究[D]. 南京农业大学, 2012,(06)
.
[8] 谢成建. 棉花在黄萎病菌侵染早期的蛋白质组及表达谱分析[D]. 西南大学, 2011,(10)
.
[9] 王红梅. 棉花抗黄萎病遗传及分子标记研究[D]. 华中农业大学, 2006,(03)
.
[10] 朱龙付. 棉花遗传多样性研究及抗黄萎病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分析[D]. 华中农业大学, 2006,(0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