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于倩. 蒙花苷和肉苁蓉苯乙醇苷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D]. 吉林大学, 2018,(03)
.
[2] 林珊. 基于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探讨麝香通心滴丸抗心肌缺血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D].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17,(08)
.
[3] 刘爽. 桑黄素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中国医科大学, 2018,(12)
.
[4] 姚平. 银杏黄酮对酒精性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D]. 华中科技大学, 2007,(03)
.
[5] 王宏伟. 薯蓣皂苷元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抗炎作用[D]. 南京医科大学, 2018,(12)
.
[6] 李文强. 黄酮在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中的双向调节作用[D]. 山东大学, 2018,(03)
.
[7] 孙超. 基于自噬和PI3K-Akt-mTOR信号转导通路研究缺血预处理对糖尿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D].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7,(11)
.
[8] 张国亮. 红外多光谱多个弱小运动目标的检测与跟踪技术研究[D].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7,(02)
.
[9] 邬涛. 厄贝沙坦对心肌缺血大鼠室性心律失常发生及缝隙连接蛋白Cx43表达影响的研究[D]. 南昌大学, 2017,(01)
.
[10] 李然. 金丝桃苷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和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 武汉大学, 2017,(0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