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李洪果. 杜仲遗传多样性分析、核心种质构建及分子鉴别[D].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8,(01)
.
[2] 朱景乐. ‘红叶’杜仲叶片呈色生理特性及关键基因筛选[D].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7,(11)
.
[3] 王淋. 杜仲基因组分析及适应性和橡胶生物合成的分子基础研究[D].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7,(11)
.
[4] 李煜. 杜仲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构建与重要数量性状的分子标记[D].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01)
.
[5] 于靖. 杜仲种质资源及其果实质量评价[D].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01)
.
[6] 孙文通. 杜仲活性成分对草鱼生长、肌肉品质和胶原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D]. 上海海洋大学, 2018,(01)
.
[7] 朱映安. 尾叶桉赤桉正反析因交配杂种F_1代遗传变异及生理研究[D].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8,(01)
.
[8] 赵铁蕊. 中国杜仲产业发展态势、生产效率及优化策略研究[D]. 北京林业大学, 2015,(10)
.
[9] 李淑娟. 绒毛白蜡引种及白蜡属内种间杂交育种研究[D]. 东北林业大学, 2009,(10)
.
[10] 杜红岩. 杜仲含胶特性及其变异规律与无性系选择的研究[D]. 中南林学院, 2004,(0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