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刘梦培. 仁用杏自交不亲和的授粉特性和S基因型鉴定研究[D].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6,(05) .
[2] 孟冬. 苹果MdABCF转运S-RNase至花粉管影响自交不亲和反应[D]. 中国农业大学, 2014,(08) .
[3] 李威. 苹果花粉MdPPa参与自交不亲和性反应的分子机制[D]. 中国农业大学, 2017,(02) .
[4] 姜雪婷. 梨花粉管细胞骨架结构变化的调控研究[D]. 南京农业大学, 2016,(05) .
[5] 袁晖. 苹果花粉RING类E3泛素连接酶泛素标记S-RNase研究[D]. 中国农业大学, 2014,(08) .
[6] 武军凯. ‘金坠梨’自交亲和性分子遗传分析及MdSFBB9α和MdSFBB9β基因功能研究[D]. 中国农业大学, 2014,(04) .
[7] 谷超. 李属(PRUNUS)植物自交亲和性及S基因进化机制的研究[D]. 南京农业大学, 2012,(06) .
[8] 高启明. 新疆栽培扁桃自交不亲和性的研究[D]. 新疆农业大学, 2012,(06) .
[9] 黄绍西. 中国李(Prunus salicina)自交不亲和性与中国樱桃(P.pseudocerasus)自交亲和性机制的初步研究[D]. 南京农业大学, 2011,(04) .
[10] 曾斌. 新疆野扁桃繁殖生物学特性及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D]. 新疆农业大学, 2009,(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