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李斐. 非血红素铁加氧酶模型配合物的合成与催化性能研究[D]. 大连理工大学, 2007,(03)
.
[2] 杜利凯. 非血红素铁酶及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场的研究[D]. 山东大学, 2013,(09)
.
[3] 刘世恒. 对苯二酚1,2-双加氧酶PnpCD和二苯并噻吩单加氧酶DszC的结构与功能研究[D]. 山东大学, 2017,(07)
.
[4] 汤浩. 非血红素铁氧化合物和双齿导向基辅助的过渡金属催化碳氢键活化反应的理论研究[D]. 吉林大学, 2015,(01)
.
[5] 刘洋. 双加氧酶催化邻苯二酚类化合物生物降解机理的研究[D].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5)
.
[6] 邓立刚. 硝磺草酮在水中的光解及其在土壤中的降解特性研究[D]. 山东农业大学, 2016,(08)
.
[7] 王大伟. 新型三酮类HPPD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D].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6)
.
[8] 郑德华. 二级微环境对铁铁氢化酶活性中心模型配合物氧化还原反应和碳氢键活化的影响[D]. 大连理工大学, 2016,(03)
.
[9] 徐士超. 血红素衍生卟啉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其仿生催化应用研究[D]. 南京理工大学, 2014,(02)
.
[10] 高喜珍. 公共项目绩效评价体系及绩效实现机制研究[D]. 天津大学, 2011,(0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