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张伶燕. 有机铁源的化学特性、对肉仔鸡的相对生物学利用率及其小肠铁吸收研究[D].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7,(01) .
[2] 白世平. 不同形态锰在肉仔鸡小肠中的吸收机理研究[D].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8,(10) .
[3] 卓钊. 不同铁源对机体铁代谢的影响及其在肠道中的吸收机制研究[D]. 浙江大学, 2017,(11) .
[4] 刘化伟. 肉仔鸡对不同锌源与铁源吸收的比较研究[D]. 东北农业大学, 2015,(01) .
[5] 林长光. 硒对猪生产与保健的影响及富硒猪肉生产关键技术研究[D]. 福建农林大学, 2014,(05) .
[6] 林慧敏. 带鱼下脚料酶解小肽亚铁螯合物结构鉴定及其生物活性研究[D]. 福建农林大学, 2012,(10) .
[7] 于昱. 不同形态锌在肉仔鸡小肠中的吸收特点及机理研究[D].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8,(10) .
[8] 李素芬. 有机锰源的化学特性及其对肉仔鸡的相对生物学利用率研究[D].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2,(02) .
[9] 朱勇文. 饲粮锰、锌对肉鸡的抗热应激效应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D]. 中国农业大学, 2016,(08) .
[10] 梁建光. 有机锌源的化学特性及其对奶牛的生物学活性和作用机理研究[D].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6,(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