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赵洪岩. 采用非标记定量技术对变形链球菌耐氟菌株的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D]. 吉林大学, 2011,(09)
.
[2] 代鹏. 胃癌差异蛋白的无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D]. 第四军医大学, 2017,(02)
.
[3] 韩平安. 高丹草杂种优势的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D].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7,(01)
.
[4] 郑雯. 南方红豆杉和银杏叶响应紫外辐射及土牛膝治疗大鼠关节炎的蛋白质组学研究[D]. 浙江大学, 2016,(08)
.
[5] 陈明. 多维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及其在人类肝脏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应用[D].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07,(04)
.
[6] 杨淑芬. 新疆地区IgA肾病尿液蛋白质组学研究[D]. 新疆医科大学, 2018,(12)
.
[7] 闫清华. 基于Label free蛋白质组学和LC-Q-TOF-MS代谢组学的四君子汤干预脾虚证机制研究[D]. 甘肃农业大学, 2017,(12)
.
[8] 郭继生. 细胞增殖的蛋白质组学研究[D]. 山东大学, 2016,(10)
.
[9] 张霞. 结核性胸腔积液与恶性胸腔积液的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D]. 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 2015,(02)
.
[10] 唐东明. 聚类分析及其应用研究[D]. 电子科技大学, 2010,(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