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张树林. 中草药对铜绿微囊藻的抑制作用及机理研究[D]. 中国海洋大学, 2012,(06) .
[2] 肖溪. 大麦秸秆对蓝藻化感抑制作用与机理的研究[D]. 浙江大学, 2013,(06) .
[3] 张兵之. 伊乐藻对铜绿微囊藻的化感作用研究[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2008,(03) .
[4] 吴晓辉. 常见眼子菜科沉水植物对浮游藻类的化感作用研究[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2006,(05) .
[5] 邓平. 三种沉水植物对浮游植物的化感效应研究[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2008,(03) .
[6] 汪小雄. 三种乔木落叶水浸出液对蓝藻化感抑制作用与机理的研究[D].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5) .
[7] 任晶. UV/H_2O_2对铜绿微囊藻抑制特性及其对微囊藻毒素降解机理研究[D]. 复旦大学, 2012,(08) .
[8] 陈卫民. 亚硝酸盐对铜绿微囊藻生理特性的影响[D]. 南开大学, 2010,(07) .
[9] 周立红. 基于化感作用的环境友好型抑藻剂的研究[D]. 厦门大学, 2009,(08) .
[10] 刘辉. 金鱼藻和水绵抑制铜绿微囊藻的机理研究[D]. 湖南农业大学, 2016,(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