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周祁娜. 交感神经介导的急性心房颤动的机制研究[D]. 新疆医科大学, 2013,(01) .
[2] 孙要军. 心力衰竭时大鼠下丘脑室旁核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和血管紧张素1型受体与NMDA受体相互作用对交感神经活动的影响[D]. 山西医科大学, 2011,(09) .
[3] 李健玲. 去肾动脉神经对SHR肾交感神经活性及钠处理的影响[D]. 广西医科大学, 2014,(09) .
[4] 邢吉红. Ang-(1-7)在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对心衰大鼠交感神经活性调节机制的研究[D]. 吉林大学, 2013,(08) .
[5] 何文博. 心脏自主神经调控对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D]. 武汉大学, 2013,(02) .
[6] 刘政疆. 精神应激与心律失常发生机制的研究[D]. 新疆医科大学, 2011,(10) .
[7] 孙娟. 兔24小时房颤致心房肌和肺静脉电重构、结构重构和神经重构的机制及药物干预作用的研究[D]. 新疆医科大学, 2011,(10) .
[8] 李书国. 慢性心力衰竭大鼠的心脏交感神经重构及Carvedilol的保护作用研究[D]. 华中科技大学, 2009,(05) .
[9] 黄焰. 交感神经介导的心房纤颤的发生机制研究[D]. 新疆医科大学, 2009,(02) .
[10] 胡静. 组胺作为一种交感神经递质的新证据[D]. 第四军医大学, 2008,(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