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高战武. 紫花苜蓿和燕麦抗盐碱机制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 2012,(06)
.
[2] 陈托兄. 不同生育时期紫花苜蓿秋眠型标准品种耐盐机制研究[D]. 北京林业大学, 2009,(10)
.
[3] 杨培志. 紫花苜蓿根瘤菌共生对干旱及盐胁迫的响应机制研究[D].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06)
.
[4] 龙瑞才. 紫花苜蓿与蒺藜苜蓿盐胁迫应激调控蛋白和miRNA的鉴定分析[D]. 重庆大学, 2014,(02)
.
[5] 熊军波. 紫花苜蓿响应盐胁迫的蛋白质组研究[D].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1,(10)
.
[6] 王俊杰. 中国黄花苜蓿野生种质资源研究[D].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8,(11)
.
[7] 韩清芳. 不同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抗逆性、生产性能及品质特性研究[D].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4,(01)
.
[8] 张立全. 利用转基因技术创建紫花苜蓿耐盐新种质的研究[D]. 内蒙古大学, 2011,(10)
.
[9] 于林清. 苜蓿种质资源系统评价与遗传多样性分析[D].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1,(11)
.
[10] 张攀. 根瘤提高紫花苜蓿耐盐性的蛋白质组研究[D].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0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