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李朔. 小麦耐盐渐渗系山融3号根系盐胁迫转录组分析及相关基因功能研究[D]. 山东大学, 2010,(12)
.
[2] 赵欣. 小麦渐渗系山融3号盐胁迫应答基因TaHB30和TaCHP的功能鉴定[D]. 山东大学, 2012,(12)
.
[3] 钟兰. 盐胁迫下小麦幼苗的生理生化特性及表观遗传学研究[D]. 武汉大学, 2012,(04)
.
[4] 戴凌燕. 甜高粱苗期对苏打盐碱胁迫的适应性机制及差异基因表达分析[D]. 沈阳农业大学, 2013,(01)
.
[5] 单雷. 小麦耐盐体细胞杂种盐胁迫应答基因的分离、定位及其耐盐机理研究[D]. 山东大学, 2005,(04)
.
[6] 王超. NaHCO_3胁迫下柽柳根部组织基因的表达调控研究[D]. 东北林业大学, 2012,(11)
.
[7] 李翠玲. 小麦渐渗系新品种山融3号耐盐表达谱和耐盐相关基因研究[D]. 山东大学, 2008,(12)
.
[8] 彭振英. 小麦渐渗系耐盐抗旱的蛋白质组学比较研究[D]. 山东大学, 2008,(12)
.
[9] 党振华. 阿拉善荒漠区珍稀泌盐植物长叶红砂响应盐胁迫的转录组学研究[D]. 内蒙古大学, 2013,(11)
.
[10] 郭伟. 盐碱胁迫对小麦生长的影响及腐植酸调控效应[D]. 沈阳农业大学, 2012,(0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