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傅广波. 前列腺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研究[D]. 南京医科大学, 2011,(10) .
[2] 李杰. 前列腺癌基因芯片研究及CRY61基因启动子区遗传变异与前列腺癌遗传易感性研究[D]. 南京医科大学, 2011,(11) .
[3] 包世新. 白细胞介素-6与前列腺癌相互关系的实验研究[D]. 华中科技大学, 2010,(11) .
[4] 马超.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广州汉族人群前列腺癌的相关性研究[D]. 南方医科大学, 2014,(11) .
[5] 赵伟平. p27Kip1基因多态性对前列腺癌细胞功能及前列腺癌预后的影响[D]. 浙江大学, 2012,(09) .
[6] 许斌. miR-146a基因遗传变异在前列腺癌发生发展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的探讨[D]. 南京医科大学, 2011,(10) .
[7] 孟平. 靶向性重组caspase-3分子对PSMA阳性前列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研究[D]. 第四军医大学, 2011,(12) .
[8] 李国利. 精原细胞瘤相关基因表达与Stat3信号途径的相关性及其意义[D]. 延边大学, 2010,(05) .
[9] 乔迪. 囊性纤维化跨膜电导调节子(CFTR)基因低表达型与前列腺癌低风险的相关性研究[D]. 南京医科大学, 2008,(02) .
[10] 张勇. 携带hTERT启动子的腺病毒介导的HSV-tk/GCV系统治疗前列腺癌的实验研究[D]. 河北医科大学, 2005,(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