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刘培. 四物汤类方用于妇科血瘀证原发性痛经的物质基础与配伍规律研究[D].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2,(02)
.
[2] 王玉华. 中药方剂四物汤补血作用有效部位的研究[D].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4,(04)
.
[3] 郭平. 用蛋白质组学技术探讨四物汤补血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D].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5,(04)
.
[4] 梁乾德. 用化学组学方法研究四物汤的补血成分[D].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03,(04)
.
[5] 高月. 放化损伤致血虚证的分子基础及四物汤反证研究[D].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04,(04)
.
[6] 王正引. 四物汤对血虚证小鼠细胞凋亡影响的研究[D].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5,(01)
.
[7] 王均宁. 圣愈汤及其拆方调控血虚小鼠造血生长因子的研究[D].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5,(01)
.
[8] 张蓉. 运动性疲劳所致学习记忆能力改变的证候特点及分子生物学机制[D].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8,(12)
.
[9] 张维文. 从历代补血方剂探讨补血法处方规律[D].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5,(04)
.
[10] 马民. 血瘀证形成的微观机理研究[D].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3,(0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