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蔡红. 云南省植原体株系及其相关病害的多样性研究[D]. 云南农业大学, 2008,(03)
.
[2] 顾沛雯. 小麦蓝矮病植原体的鉴定及其免疫膜蛋白(Imp)基因分子特性研究[D].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06)
.
[3] 葛泉卿. 葡萄植原体黄化病及其检疫技术[D]. 山东农业大学, 2006,(12)
.
[4] 车海彦. 海南省植原体病害多样性调查及槟榔黄化病植原体的分子检测技术研究[D].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10)
.
[5] 胡佳续. 泡桐丛枝植原体致病相关基因分子特征及其编码蛋白功能研究[D].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4,(03)
.
[6] 廖晓兰. 几种植物病原原核生物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的研究[D]. 湖南农业大学, 2003,(03)
.
[7] 宋传生. 泡桐丛枝植原体胸苷酸激酶及tRNA-异戊烯基焦磷酸转移酶基因研究[D].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4,(11)
.
[8] 耿显胜. 泡桐丛枝植原体质粒基因pPaWBNy-1-ORF5和pPaWBNy-2-ORF4的功能分析[D].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4,(03)
.
[9] 冀宪领. 桑树黄化型萎缩病病原及其响应蛋白的蛋白质组学研究[D]. 山东农业大学, 2009,(02)
.
[10] 都业娟. 新疆番茄病毒病及植原体病害的研究[D]. 石河子大学, 2014,(0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