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章跃陵. 南美白对虾类Ig的定性、功能和免疫分子进化的研究[D]. 厦门大学, 2004,(02) .
[2] 于赫男. 环境胁迫对罗氏沼虾和凡纳滨对虾行为、生长及生理活动的影响[D]. 暨南大学, 2007,(06) .
[3] 张志怀. 高位虾池水色及其它环境因子变化对凡纳滨对虾生长的影响[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06,(09) .
[4] 李玉全. 工厂化养殖系统分析及主要养殖因子对对虾生长、免疫及氮磷收支的影响[D]. 中国海洋大学, 2007,(03) .
[5] 张沛东. 对虾行为生理生态学的实验研究[D]. 中国海洋大学, 2007,(02) .
[6] 董世瑞. 形态标记与微卫星标记在中国对虾遗传选育中的应用研究[D]. 中国海洋大学, 2007,(02) .
[7] 田燚. 中国对虾育种方法研究与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07,(04) .
[8] 王兴强. 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长和生物能量学的初步研究[D]. 中国海洋大学, 2005,(01) .
[9] 张留所. 凡纳滨对虾分子标记筛选、连锁图谱构建和QTL定位[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07,(05) .
[10] 傅仲. 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在饲料企业中的应用研究[D]. 中国农业大学, 2005,(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