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赖涛. 施用不同肥料对草莓生长和根系形态的影响及其机制[D]. 南京农业大学, 2013,(09)
.
[2] 徐凯. 草莓的光抑制特性及光质对其生长结果的影响[D]. 浙江大学, 2005,(06)
.
[3] 申光辉. 草莓连作根腐病发生机制与微生物及化学修复研究[D].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11)
.
[4] 李青云. 草莓对盐胁迫的反应及调控研究[D]. 河北农业大学, 2005,(06)
.
[5] 尹淑萍. 草莓栽培品种离体再生及遗传转化的研究[D]. 中国农业大学, 2004,(04)
.
[6] 甄文超. 草莓再植病害发生机理及控制措施的研究[D]. 河北农业大学, 2003,(03)
.
[7] 罗娅. 低温胁迫与锻炼对草莓生理特性的影响和草莓几丁质酶基因的克隆[D]. 四川农业大学, 2008,(02)
.
[8] 马鸿翔. 黄毛草莓、东北草莓与凤梨草莓种间杂种的获得及其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D]. 南京农业大学, 2006,(11)
.
[9] 樊丽. 丛枝菌根真菌对草莓耐盐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D].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1,(10)
.
[10] 张海英. 硒处理对桃、枣和草莓生理指标影响的研究[D]. 北京林业大学, 2011,(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