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尤世界. 微生物燃料电池处理有机废水过程中的产电特性研究[D].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0,(02) .
[2] 侯彬. 同步脱色刚果红与产电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的性能和机理研究[D]. 华南理工大学, 2012,(07) .
[3] 张培远. 微生物燃料电池能量特性研究[D]. 北京工业大学, 2011,(08) .
[4] 陈少华. 微生物燃料电池原位修复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研究[D]. 合肥工业大学, 2013,(04) .
[5] 李中坚. 基于微生物电化学系统的废水处理技术研究[D]. 浙江大学, 2012,(07) .
[6] 杨永刚. 微生物燃料电池的电子传递方式及其在典型有机污染物降解中的应用研究[D]. 华南理工大学, 2012,(07) .
[7] 张金娜. 三种不同阴极类型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电性能研究[D].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1,(11) .
[8] 孙敏. 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功能拓展和机理解析[D].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1,(11) .
[9] 孙健. 微生物燃料电池同步降解偶氮染料和产电的特性与机理[D]. 华南理工大学, 2011,(08) .
[10] 王电站. 好氧颗粒污泥处理硝基苯/苯胺废水的特性研究[D]. 南京农业大学, 2012,(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