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陈华兵. 促进药物透皮和皮肤靶向的纳米载药系统研究[D]. 华中科技大学, 2009,(12)
.
[2] 李军. 经皮给药压敏胶及聚合物纳米粒经皮药物传递的研究[D]. 天津大学, 2009,(08)
.
[3] 吴丽颖. 创伤涂膜剂的药理学研究及安全性评价[D]. 河北医科大学, 2012,(12)
.
[4] 殷黎晨. 用于改善生物大分子药物功效的超多孔水凝胶、纳米粒新型给药载体[D]. 复旦大学, 2010,(11)
.
[5] 程弘夏. 多烯紫杉醇与蛋白质相互作用及环糊精包合物研究[D]. 武汉大学, 2015,(05)
.
[6] 王晓黎. 纳米乳营养素透皮传递系统的研究[D]. 第二军医大学, 2010,(10)
.
[7] 孙继红. 基于固体脂质体纳米粒的新型磁共振大肠成像方法的建立[D]. 浙江大学, 2009,(10)
.
[8] 李想. 基于提高药物角膜透过性的布洛芬眼部传递系统的设计与评价[D]. 沈阳药科大学, 2009,(10)
.
[9] 赵奇红. 纳米雄黄及其复方制剂科安乳膏的抗癌机制研究[D].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9,(10)
.
[10] 申健. 新型β-环糊精衍生物的合成及应用[D]. 山东大学, 2009,(0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