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王巧娥. 甘草有效成分的新型提取技术及高速逆流色谱分离方法研究[D]. 厦门大学, 2004,(04) .
[2] 朱立才. 植物多酚的高速逆流色谱分离及特性研究[D]. 华南理工大学, 2011,(07) .
[3] 陈云华. 不同来源甘草的化学成分及其相关药效的研究[D].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8,(12) .
[4] 王晓. 超临界CO_2/超声波强化萃取-高速逆流色谱纯化技术的集成及其在生物活性成分研究中的应用[D]. 山东农业大学, 2005,(08) .
[5] 解军波. 甘草道地性的物质基础和评判指标体系研究[D].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9,(10) .
[6] 卢延斌. 新型逆流色谱技术及其在天然生物活性成分研究中的应用[D]. 浙江大学, 2011,(12) .
[7] 白虹. 栽培乌拉尔甘草和直立白薇的化学成分研究[D]. 沈阳药科大学, 2007,(01) .
[8] 丛景香. 甘草活性成分的模拟移动床和二维液相色谱分离[D]. 大连理工大学, 2009,(05) .
[9] 刘育辰. 甘草质量评价多指标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在不同来源甘草药材鉴别上的应用[D].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1,(10) .
[10] 崔永明. 甘草黄酮的分离鉴定、药效及其指纹图谱研究[D]. 华中科技大学, 2009,(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