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坤朋. 不同基因型玉米对磷胁迫的反应及根系蛋白质组学研究[D]. 山东大学, 2007,(03) .
[2] 黄青. 玉米应答低磷胁迫的消减文库构建及部分EST序列分析[D]. 四川农业大学, 2010,(12) .
[3] 林海建. 玉米根系低磷胁迫响应分子机理的初步研究[D]. 四川农业大学, 2010,(12) .
[4] 韩胜芳. 水稻磷素吸收的生理和分子基础研究[D]. 河北农业大学, 2010,(01) .
[5] 李朝霞. 磷匮乏影响玉米根系发育机制的研究[D]. 山东大学, 2011,(12) .
[6] 王经源. 杂交稻苗期杂种优势的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D]. 福建农林大学, 2009,(11) .
[7] 张丽梅. 玉米对低磷反应的基因型差异及其生理机制研究[D]. 华中农业大学, 2007,(02) .
[8] 李绍长. 玉米不同基因型的磷效率差异及其机理研究[D]. 山东农业大学, 2003,(03) .
[9] 孟令波. 玉米种子萌发的蛋白质组学研究[D]. 东北林业大学, 2009,(10) .
[10] 李利华. 水稻低磷胁迫基因表达谱分析[D]. 华中农业大学, 2011,(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