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张伟. 利用生物技术开发一种新乳糖酶及其高效生产途径[D].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2,(02)
.
[2] 徐金利. 产乳糖酶酵母菌株的遗传改良和乳糖酶的发酵生产[D]. 中国海洋大学, 2013,(01)
.
[3] 郭继平. 米曲霉碱性蛋白酶的异源表达和定向进化以及遗传改造[D].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0,(02)
.
[4] 王栋. 米曲霉蛋白酶在高盐环境的催化动力学及其在酱油酿造中的应用[D]. 江南大学, 2014,(02)
.
[5] 王斌. 基于RNA-Seq技术的米曲霉RIB40转录组学研究[D]. 华南理工大学, 2010,(12)
.
[6] 张艳芳. 多菌株制曲促进酶系优化与提高酱油质量的研究[D]. 江南大学, 2010,(04)
.
[7] 朱凤妹. 原生质体融合曲霉菌株β-葡萄糖苷酶的酶学性质及对葡萄酒增香调控作用的研究[D]. 沈阳农业大学, 2008,(12)
.
[8] 郑腾. 黑曲霉产酶特性研究及其酶制剂在猪饲料中的应用[D]. 南京农业大学, 2007,(06)
.
[9] 刘建福. 脆壁克鲁维酵母(Kluyveromyces Fragilis)LFS-8611 β-D-半乳糖苷酶催化合成低聚半乳糖[D]. 江南大学, 2005,(01)
.
[10] 张建华. 曲霉型豆豉发酵机理及其功能性的研究[D]. 中国农业大学, 2003,(0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