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常会庆. 水生植物和微生物联合修复富营养化水体试验效果及机理研究[D]. 浙江大学, 2006,(09)
.
[2] 田伟君. 河流微污染水体的直接生物强化净化机理与试验研究[D]. 河海大学, 2005,(04)
.
[3] 胡绵好. 水生经济植物浮床技术改善富营养化水体水质的研究[D]. 上海交通大学, 2008,(08)
.
[4] 宋海亮. 水生植物滤床技术改善富营养化水体水质的研究[D]. 东南大学, 2007,(01)
.
[5] 付融冰. 强化人工湿地对富营养化水体的修复及作用机理研究[D]. 同济大学, 2007,(06)
.
[6] 陈胜. 悬浮填料生物膜特性及其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效能研究[D].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7,(05)
.
[7] 张文胜. 水源地安全可靠性研究[D]. 河海大学, 2007,(03)
.
[8] 杨朝晖. 基于分子生态学技术的环境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的研究[D]. 湖南大学, 2008,(08)
.
[9] 丁永伟. 活性污泥和生物膜复合工艺的特性及运行效能研究[D].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6,(11)
.
[10] 刘惠军. 炭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废水处理特性研究[D]. 大连理工大学, 2008,(05)
.
|